当前位置:大雁养老机构平台>公众号文章>为什么日本老人住进养老院还要自己干家务?《图解自立支援介护》
在传统的养老观念里,照顾老人就是要为TA去做一切。但是当我们了解国外比如日本的一些养老机构时,会发现,他们会让老人自己收拾衣服、分餐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。
在日本,这被称作“自立支援介护”,也就是,通过从旁协助老人完成一些日常活动,以维持老人的生活自立和个人自尊。过度的帮助对于老人而言往往意味着身体能力的剥夺。
为了更完整地介绍“自立支援介护”的理念和方法,阿沐养老和漫画家RUORUO以及美邸养老共同制作了本期内容。
自立支援的起源
自立支援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北欧,称为“复能照顾”(reablement)。日本于1980年代开始推行,且将“自立支援”纳入国家政策,成为日本介护保险的核心精神。
什么是自立支援?
在充分了解老人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,喜欢什么、不喜欢什么以及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的情况下,通过适当的协助和支持,帮助老人完成自己“能做的”、“喜欢的”和“擅长的”事,帮助老人实现恢复普通生活,恢复自由和尊严,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自立生活的目标,提高生活质量(QOL)。
自立支援的要点
1. 通过评估。充分了解老人的能力和期望。重点是挖掘老人能做什么、想做什么。确定老人“想做”的意向后,区分哪些能完成、哪些不能完成、以及哪些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事。
2.通过完成他们想做的喜欢做的事,帮助老人恢复因为衰老和认知症所失去的信心。
自立支援介护是什么?
广义上来说是指需要护理的人,以恢复自立能力为目标,将面临的各种课题,以「身体」「精神」「社会」这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并解决,从而提高生活质量。
本质上是基于自立支援的理念对长者实行的方法和实践形式。通常在进行长者照护时,很多时候直接简称为自立支援。
自立支援介护的阶段性目标
1、恢复身体健康:
实施自立支援介护的初步目标,采用自立支援的方式,通过调整水分、饮食等改善健康情况,并通过运动和物理治疗恢复身体功能,排除健康因素的影响。
2、缓解BPSD:
排除健康因素的影响后,掌握老人真正的BPSD,发现老人真正不能做的事,通过生活康复等作业治疗的方式,预防和缓解BPSD。
3、自我实现:
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,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、实现自我,进一步提高QOL。
根据MCS美邸机构内数据,通过自立支援介护的干预:白天嗜睡、行走不稳定、噎食、暴言暴行、晚上不睡、碎食、便失禁、服药多、时常处于兴奋状态、坐不稳、服用泻药无法冷静。以上内容中,88%得到改善。
自立支援介护的主要方法
竹内孝仁教授所提倡的自立支援护理理论、以4个领域的理论为轴,配合入住老人各自不同的状态,进行日常护理的实践,为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重回自立进行支援,并进一步以工具性ADL的自立及生活品质的提高为目标。
1、饮水:
增加水分收入量,有助于提高清醒水平,缓解身体缺水导致的功能下降。每个人的满足身体需要的饮水量不同,以1,500ml为基本水平,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,掌握每位老人的合理的饮水量非常重要。
2、用餐:
以1,500kcal为基本水平,清醒水平提高后,咀嚼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。餐食的形态恢复成普食,通过日常饮食获取的营养增加,能够对步行量以及排便带来正面影响。
3、排泄:
主张在卫生间进行排泄,清醒水平提高后,能够恢复便意,随着营养的增加,排便更加容易。来回于卫生间的移动可以增进运动。
4、运动:
增加步行训练,清醒水平提高后,走路摇晃不稳的情况会随之减少。通过运动能够提高食欲,增加水分的摄入。
实现自理支援的方法
饮水——
设置饮水吧台,准备多种饮品(多种颜色)供老人选择,增加饮水的趣味性,鼓励老人主动饮水;吧台旁的咨询室布置成休息室,老人能边喝水边聊天;设置室外咖啡馆,老人可走出机构在花园内体验露天咖啡馆。
挖掘残存机能——
不局限于鼓励长者在机构内“自己的事自己做”,而是鼓励长者参与到各项他们喜欢的事情,包括但不限于:烹饪、洗衣、手工、园艺,甚至外出购物等。鼓励长者自己选择想要的生活,过上患病前的普通生活。
更多养老机构内容分享:
企退人均养老金由1682元涨到3162元,用了多长时间?还会更高吗?
10年后我国将有5亿老人,但很少有技术从最开始就考虑老人到底需要什么|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申琦
20个科室医生希望你“不要做的事”,你知道几个?
养老机构推荐
查看更多